品茗時刻,前陣子最火紅的陸劇《三十而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風追劇呢?
我倒是有些囫圇吞棗的看了前三十集忍不助直接跳看大結局
就是想看看顧佳與許幻山之間的結局(想看渣男綠茶的下場,三個大女主故事線,特別關注的就是顧佳這一脈)
有在追這部熱播劇的人,肯定也都知道顧佳被富太太圈的領頭詐欺買下了燙手山芋的茶廠
以為能靠著茶廠賺錢翻倍,誰知道卻栽了坑,不過這個坑卻也是後續故事的伏筆
倒也是看了《三十而已》顧佳為了經營茶園以及偏鄉老村長對於茶園對於大傢伙的生計的付出
才恍然大悟知道,原來,好茶,不只是在栽種環境土壤,就連各種氣候條件、變化都會有大大的影響
要想做出有品質、對得起良心、口碑的好茶,要付出的心力在影視中的描述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所不能觸及了解的領域
說說這些倒也是太燒腦感慨,不談顧佳的空山茶,就來說說最近收到的台灣好茶
來自於四面不環海如空山的南投鹿谷的仙品茗茶
所栽種培植的茶葉,自1984年起就不斷囊括各式大獎、優等獎
也深受業界、各地人士喜愛,而這茶香的清香味道,更是甫獲各大長輩的心
(對,他們認為這種茶葉泡出來的茶才叫好茶)
(尋常買的手搖飲的基底茶,對他們來說,都不算是茶= =)
如今有幸能品茗,有機茶・清香與高山紅玉
兩種不同風味樣貌的卻各有千秋
先說說外型,高山紅玉是用霧面質地的茶罐子裝著,像是禮盒子
打開罐子,打拉開易開罐後才見著高山紅玉的真空壓縮茶葉
這罐子倒是好,可方便用作為收納保藏高山紅葉的瓶器,不必費心找食物夾、密封盒
再來是別出心裁的有機茶・清香,在包裝上就特別讓人驚艷於傳統茶行有了不一樣的創新法子
把真空茶葉,換成一包包適量剛好可以泡一壺的隨手茶葉包
呈裝茶包的紙盒子,一個巧思,就變成方便好用的抽取式領茶方法
很驚艷於,這樣的包裝設計,倒是很喜歡這樣幫你掌控好每次的用量,每包都是密封真空小包裝
就不必擔心放在茶葉罐裡每次取用,開開關關造成接觸空氣氧化、變質
而有機茶・清香與高山紅玉,兩款茶葉在包裝設計上有所不同外
連茶葉的長相也差異頗大
紅玉是直條條修長苗條如林黛玉
清香倒是圓潤飽滿透著嬌嫩感的薛寶釵
高山紅玉,選自鹿谷海拔800公尺的茶園手工栽種培植的台茶18號
是全發酵的紅茶
細長的茶葉在熱水滾燙中漸漸抒展開,高山紅玉的茶湯呈現豔紅色澤
喝起來是帶有略為甘潤的紅茶香氣,回甘回潤,
是說高山紅玉具有薄荷肉桂桂圓紅棗的香氣,但我只懂的分辨出好喝&不好喝,這我就沒法辨別了
確確實實,這比手搖飲的紅茶要好喝,帶有本身茶葉的清香
一包包即泡即飲的有機茶・清香,茶葉團子圓圓捲曲的
就和爸爸平常泡茶喝茶的茶葉是長得很神似
(再次呼籲,庸俗如我分不出優劣只喝得出喜歡不喜歡、香不香鍾意不鍾意)
產自玉山山脈的不施灑農藥、肥料的有機清茶
(就像是真實版的《三十而已》中的煙霧繚繞小鎮所出的空靈出世空山茶)
由仙品茗茶的茶師親自低溫烘焙的清茶,榮獲台灣、日本、歐盟等有機認證外
清香的茶湯味道,更是讓人聞著心曠神怡,有舒壓放鬆之感
略帶金黃的茶湯色澤,嚐起來是略帶茶香的甘味,嚥下喉嚨後口腔間滿溢著清香味道,
說我自己喝的感覺不準確,連我那個古板傳統的阿婆
也說這清茶,比高山紅茶要好得多了,很合他老人家的胃口(這不是默默地要我把整盒奉上)
對了,肯定有人好奇我怎麼泡茶的(根本沒有泡茶習慣,會泡也是喝茶包)
手邊也不一定有茶具可以使用,也沒有茶包套子,更不會傻傻的直接茶葉與熱水都倒入杯裡混著還要事後分離
可以看看家裡有沒有隨手之物,像是這個手沖咖啡壺
或是咖啡濾紙、中藥用的棉布袋、小濾網,都是能夠拿來使用簡單在家也能輕鬆品茗,不用花心思買茶具
(現在好像有不少保溫瓶也具備可以泡茶功能的濾網,手邊有這個也是不錯的)
(可以保溫又可以泡茶,一兼二顧)
Facebook粉絲專頁:仙品茗茶
官網:仙品茗茶
google商家:仙品茗茶